點樣揀海外院校

海外院校眾多,除非一些家長或學生曾經有個海外就讀的經驗,或對某部份學校有一些認識及了解。

但海外院校眾多,在網上瀏覽學校資料時,往往不知道從何選擇起。對於很多家長和學生在選擇院校上都有不同的疑問,究竟應該用什麼的準則或方式去選擇自己合適的院校。

家長或同學在初次了解海外學校時,一般都會通過了解院校的排名,院校的突出學科及學院,作為篩選合適學校的其中一個因素原因。

所以我地為大家簡單介紹幾個選擇學校及學科前要留意嘅事項。

評核標準和排名準則

主要是根據各院校的研究水平、入學學生水平、學生滿意度、畢業生就業率、院校教授所發表的論文引用率、師生比例、學校國際化的程度等等作出評核。每個排名的評估方法均各有不同,所以我們在參考這些排名時可以多留意每一個排名的評分準則,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

大學排名的分類

一般常見嘅主要分為世界排名及國內排名,例如泰晤士高等院校排名及QS世界大學排名。由於標準唔同,所以大家在閱讀大學排名時,除了院校的排名外,也可以留意各大學在不同評核範疇上的表現。

除了有大學的整體排名外,亦設有學科排名,來呈現每間大學在不同學科的研究水平和表現。

常見嘅院校排名

  在世界大學排名方面,現時比較流行的是泰晤士高等院校排名及  QS世界大學排名。

  英國,主要的排名分別是泰晤士報Times Good University  Guide, 衛報的Guardian University League 和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 

 加拿大,比較多人參考的排名是由Maclean’s雜誌所出版的大學 排名,他們的排名與其他排名是有一些分別,主要是以學士學生的 學習經驗,院校的資源,學生滿意度及院校在普遍僱主的認可程度 作編排。

 紐西蘭及澳洲,則沒有比較流行的國內大學排名,他們主要以泰晤士高等院校排名及QS世界大學排名作參考。

同科唔同內容?

同一學科上,有些比較普遍的學科可能每所大學都有開設的學科都會有唔同嘅效果,有的偏向實用,有嘅偏向理論,常見嘅分別係BA / BSC。所以學生和家長可以嘗試了解每一所學校所開辦的學科的課程內容(Course Modules), 通過了解該學科的課程內容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院校。

收生要求

選擇學科時,絕對要留意學科的「收生要求」。除了英語水平外,某些學科會有個別嘅要求,例如工程類別學科、金融類學科需要學生在中學時有修讀附加數學或科學相關的學科、亦有個別院校及學科在申請時需要提交相關的實習及工作經驗,所以記緊要留意各院校官方網站收生要求。

面試及入學考試

報讀中學一般需要進行面試和入學考試;
報讀大學方面,個別學科例如醫科、獸醫等一般都需要參加額外考試以及面試。某些傳統大學如牛津,劍橋,亦會有個別學科考試嘅要求。
而部分生命科學專業學科亦可能需要同學參加面試。

仲未決定讀好邊一科?

我知道有啲同學,尤其將會升讀大學嘅同學,可能仍然未決定到讀邊一科,
又或者只係知道想讀某一個科目方向,但係唔知入邊啲學科可以選擇。

可以去「熱門學科」呢個部分了解一下不同學科嘅資料

如想知多啲唔同入學考試嘅資料,可以去「海外升學實用連結」搵到更多資料。

院校協議

對於正在修讀或已修讀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的同學,相信一般都已確定進修學習的學科。

你們可以留意你們所修讀的院校有否與特定的海外大學簽訂協議,在完成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後,成績達到學校指定要求,便可銜接入讀到該大學學士課程的第二年或第三年。

轉換學科?

你們亦可以利用你們的副學士及高級文憑成績,加上過往曾修讀課程及公開試成績的成績去報讀其他院校及學科。

值得一題的是,在申請入學時,附上正在修讀課程的課程大綱(Course Module)供大學參考,這樣會讓大學的招生部門容易了解你正在曾修讀的課程是否能夠成功銜接到他們的院校及學科。

學分減免?

一般而言,如果同學是報讀與本身副學位課程相關的學科,而相關科目的成績達到學校要求,通常可以銜接到當地大學學士課程的Year 2,甚至是最後一年。

假若是轉換修讀學科方向,或報讀競爭較大的院校,同學或需要由Year 1開始修讀。

top up?插班?

相信好多副學士或高級文憑同學會遇過呢個問題。一般而言,完成銜接到當地大學Year 2/3的同學可算是插班生。

而銜接學士(Top-up Degree)是特別為副學位畢業生而設,來自不同副學位院校但曾修讀相關學科的同學一同開始課程,最快可用一年時間完成,獲得學士學位。

更多最新升學資訊

上一章節 - 國家選擇
下一章節 - 海外留學預算